Tuesday, October 03, 2006

輸出死亡的武器銷售

波斯灣大戰使人驚覺,現代軍事武器的殺人威力。蘇聯和中國的軍政界人士,已力促優先發展國防工業,中東各國亦爭相向歐美軍火商訂購最先進的武器,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和武器銷售再度展開。世界局勢又增添一重隱憂。

事實上,武器銷售一直是國際政治的重要課題,也一直引來反戰人士的抗議行動,原因是他們認為;武器銷售助長了地區性的軍備競賽,增加了地區性關係的緊張,亦使戰爭更趨猛烈和具毀滅性。另外,武器的銷售亦造成了地區强國的產生,伊拉克當然是一個標準的例子,以色列、南非和未革命前的伊朗都是得到西方武器的銷售而成為地區强國的,而她們亦成為地區衝突的主角。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大的武器銷售國按名次是美國、蘇聯、法國、英國和西德,而武器接受國則以中東為主,佔了約百分之四十,其次是非洲、北約及華約聯盟組織(華約已解散)和亞洲。明顯地,除了少數例外,武器銷售的軌迹就是由富國賣給窮國。這現象是必然的,因為富國既有能力花錢在國防工業上,自然地,她們的武器就更先進和具市場價值了。那麼,為何富國要銷售武器?除了經濟的利益外,更重要的,是政治和軍事上的含意。

當美蘇還是處於冷戰的局面,武器銷售是獲得地區影響力最重要的工具,蘇聯把武賣給阿拉伯國家,作為對她們與以色列抗衡的友好表示。同理,美國售賣軍火與沙地阿拉伯和埃及也是要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

武器的銷售其實不是一宗普通的買賣;交易完畢就各自滿意地離開市場,武器銷售還包括了軍事顧問團的派遣,以教導買主懂得如何使用產品,甚至還會保送買主的軍方人員到售賣國家接受軍事培訓,這增加了兩國之間政治及軍事領導階層的接觸,對於兩國關係的建立甚有幫助。

武器銷售的利益還包括了對購買國家外交政策上的影響。美國在七十年代將大量武器賣給伊朗和沙地阿拉伯,其中的部分理由,就是要使兩國不要支持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對石油供應採取禁運的措施。明顯地,波斯灣危機之後,中東國家渴求先進武器的供應,美國在這方面的談判籌碼站於壓倒性的有利位置。

另外,武器銷售還有軍事上的考慮;「軍事基地」是美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個十分重要的軍事基地,一來可供其轟炸機使用,二來可對敵國及其友邦進行偵察任務。於是,武器的銷售也不時成為換取軍事基地設立,或使用某種偵察儀器的條件。一九八○年初,美國同意售予埃及四十架F-16戰鬭機,不久,美國就在埃及的軍事基地使用AWACS偵察機了。

我們或許都聽過「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成語故事了,在電視劇集裏,我們也常看到一些幕後主使人如何借刀殺人的情節,武器的銷售在軍事上有同樣性質的利益。武器的威力,一般都要在真實的戰場上,才能得到驗證。武器銷售國的軍事領袖鼓勵武器銷售的理由,就是可以讓武器得到實際戰鬭的試驗。美國當年新式「精密導引反戰車」武器就是由以色列在中東六日戰爭裏首次使用,而蘇聯售賣予伊拉克的精良武器亦於當年在剿滅庫爾德人叛亂的戰役中得到充分試用的機會。這些實戰的經驗對於她們的國防工業有重大的指導作用。

事實上,核子武器的出現,已對兩大强國產生阻嚇的作用。她們深知道,任何直接的軍事對抗,都有可能導致核子戰爭的危險。所以,她們就傾向於在第三世界的領土上進向「代理」的抗爭(competition by “proxy”)。她們躲於幕後,支持其他國家利用她們製造的武器互相攻擊,戰場當然是在別人的國土了。

經濟利益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事實上,近年的武器銷售都是傾向商業為主要考慮,是以大批的德國、法國和英國的軍火商大肆供應武器予伊拉克;薩達姆那堅固的地下堡壘也是由他們設計並建造。即使是聯合國決議要制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有證據顯示,德國仍然與伊拉克大做武器銷售的生意。國家的政策有時不受到軍火商人的尊重,但國際上愈來愈信奉一種理論:就是武器銷售純屬一項商業活動,主張政府的管制應減至最少,由市場規律來自由決定。

經濟上的利益當然還包括為供應國提供就業機會。另外,由於武器的製造需要大量的研究經費,武器銷售被視為可獲至「經濟規模」(economics of scale)的效益,降低生產的單位成本,特別是對於歐洲國家,她們本身的武器需求量不及美蘇那麼大,而蘇聯也需要武器銷售的收入來支付西方輸入的技術和糧食,是以,她們以武器銷售來「資助」本身的國防工業。

既有這麼多的利益,也就怪不得武器銷售如此興隆。不過,武力銷售卻為世界和人類帶來局勢的緊張和毀滅性的災難。

首先,購買軍火的國家中佔有四分三屬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少數例外),自一九六○年至八十年代,第三世界國家的軍費已經增加超過四倍(以常值計算),這些國家把已經稀少的資源用於購買武器上,使更急切的社會和經濟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事實上,美蘇兩國花於第三世界的經濟援助,遠低於武器銷售的總額,造成了窮國不斷付錢給富國。伊朗在巴列維王朝的統治時期,軍費的支出佔了國家預算的百分之二十五,而住屋、教育和社會福利方面的支出相對顯出不足,增加了人民的怨懟,相信這對導致後來的革命有一定的推動力。

另外,許多第二世界國家的政權趨向專制獨裁,有的甚至是由軍人直接領導,銷售的武器成了政府鎮壓人權的工具,伊拉克再次成為這現象的表表者。不過,不少武器供應國為了維持本身的利益,縱然口裏常念人權,仍然繼續供應武器予獨裁者,卡特是美國總統之中較重視人道的一位,在他入主白宮的第一年裏,基於人權理由,決定減少對阿根廷、烏拉圭和衣索匹亞的軍事援助,但對於惡名昭彰菲國和南韓(現在已改善)仍是照常給予軍援,理由是她們對美國的安全具有重要性。

武器的供應國或許以為自己在操縱其他國家的政策,但她們卻不時被接受國施以「反控制」,正如一九七六年,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提交了一份有關美國售武與伊朗的報告裏,內容指出美國不得不為所售的武器提供支援,否則,必然會使美伊關係陷入重大危機,對石油應亦有影響。若伊朗陷入戰爭,美國駐伊朗的二萬四千多名軍事顧問很難不牽涉在內,並有可能成為人質。我們都知道巴列維王朝破推翻後,新的政權視美國較早時向伊朗銷售武器為不友善的行動,可說是適得其反。

正所謂「愈踏愈深」,武器的銷售甚至有把供應國拖入戰爭漩渦的危機。當美蘇兩個都在某一地區提供武器,這造成了一種軍備競賽和地區的張力,這甚至演變成兩國之間的一種政治意志和決心的表現,當一旦該地區爆發戰爭,武器供應國由於不能坐視其夥伴失敗,遂感到有直接參加戰爭的必要,越戰的起點也是美國提供越南軍事援助。

今天,美蘇關係已有所緩和,但世事難料,在瞬息萬變的今天,只要一絲的牽動也會帶來激烈的反應。波斯灣危機已反映了武器銷售如何製造軍事狂人和帶來侵略性的戰爭。若軍事强國不能吸取教訓,仍然以自身的利益盤算武器銷售的好處,這等於為世界「輸出」更多死亡陷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