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03, 2006

怠工情緒

老闆抱怨:現在找工人是愈來愈困難了。言下之意,並非泛指工人不足,而是慨歎現今時勢,要請到一名「肯工作」的雇員實在難比登天!

難比登天?聽來或許有點誇張。不過,若說那些願意盡心力工作的人,好比瀕臨絕種的動物,有「買少見少」的趨勢,相信這說法離事實不太遠。

這個情況在數年前還是不可思議的。過去,我們常見的「人種」,只有視工作為生命唯一意義,終日埋首工作至天昏地暗的「工作狂」,或是只管向上不斷攀升的「事業狂」,他們何止盡心竭力工作,甚至已到達病態的程度。

不過,所謂今非昔比,今天的工人有很強烈的「怠工」情緒,他們把工作拖慢來做;整天設計如何避過工作、掛在口唇邊的是「吞泡」、開工時討論放工後的活動,在老闆面前嬉戲調笑,有的甚至為了能較長時間出外旅行,不惜辭去原有工作。

當然,經濟的繁榮、社會的富裕,使工人有「唔憂嫁」的優勢。另外,新一代在富裕的環境下長大,性格自然不及上一代那樣刻苦。但問題的核心卻是,為甚麼現代人對工作是如此厭煩,這就要檢視一下現代社會的工作特質了。

據說,人類的社會狀態曾經出現三次的轉型,第一次名為農業革命,第二次是工業革命,而第三次就是後工業時代了。

在農業革命的前後,人類的工作形態比較簡單,都是以種植為主,剩餘的農作物則用來交換其他物資,生活的需用品主要是靠自己製作。這時期的人工作比較刻苦,但工作既是為了生產,同時也是為了自己享用,可以說生產與消費是二而一的整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二者是不可分割的。那時候,人類的工作是直接地以「鑄造」外在的世界來改善自身的生活,而在「鑄造」的過程中,他發現了自身的力量,也學會善用這力量,隨著創作力的發揮,技術不斷有所增進。以古時的手工藝為例,那些美麗的陶瓷和石器,反映工作者不但能在工作中得到喜悅。在鑄造的過程中,更不斷發現自己和大自然的存在形態,更重要的,他不斷以建造者的身分,肯定自己主體的角色。

工業社會的來臨,把工作的性質完全「扭曲」,大量工廠的成立,工人不再是為自己生產,而是為工廠生產,工廠給予他薪金,工人則以薪金在市場上換取需用品。所以生產和消費分開了,工人生產汽車並不是自己使用,而是賺取金錢以供應他們的消費。工作不再是他的生活,或說,工作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在這樣的情況下,工作成了一種「手段」,一種「賺取」生活所需的手段。

在工業社會之下,工作的另一特色是分工精細,工人的工作往往只是整項工程的一小部分,這正是電影大師差利卓別靈在他的《摩登時代》裏所諷刺的情況。以福特汽車公司出品的「T型」汽車為例,整個工序就分成七千八百八十二條生產線,工作效率增加了,同時工人因無法知曉整個工序的全局,他與工作就產生了一種「疏離感」,工人失去了工作的主體地位,他只是一條生產線、一部機器、一顆螺絲。

每天重複的工作使他的技術「精鍊」了,卻缺乏創造力的發揮。工作成了獲得薪金的一些不自然、不愉快、無意義、愚蠢的行為,工作本身既無尊嚴,亦無重要性。工人對自己的看法亦由以前的建造者轉為一個售賣勞力的推銷員。勞資關係亦在這個時候出現了。雇主要購買的是工人的勞力,這基本上與市場其他的產品沒有兩樣。雇主自然要盡量利用他所購入的勞動力,而工人亦盡量提高自身的價格。

是以,在工業社會之下,工人與工作、與自己、與雇主,都是處於一種「疏離」的狀態,若然能在這疏離的狀態下,仍然能有甚麼愉悅的話,這就只能是工人本身的心靈修養了。

今天,據一些社會學者說,我們的社會已進入一個名為「後工業時代」,大部分枯燥的重複性工作已交由機器代勞,人的工作亦由勞力逐漸轉為「智力」,工人負責的是「度橋」、「設計」和「策劃」。後工業社會基本上是一個富裕的社會,人們從工作得到的回報是豐厚的。過去,人們為了掙扎求存而工作,今天大可不必。

不過,後工業社會的工作本質,大體上與工業社會是相同的,生產和消費仍然是分割的,工作仍然只是「賺取」生活所需的手段,工人仍然是一個售賣勞力的推銷員,他們仍然不是工作的主體,勞資關係仍然是一種經濟利益的交易。在這樣的情況下,工作仍然是一種缺乏真正的創造力、自我發揮、自我實現和參與大自然鑄造的行為。這就難怪為甚麼今天的工人不大願意工作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