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03, 2006

多國籍企業的罪行

「……它給人的印象是威力十足而且行動隱密,明地暗處都叫人害怕。……它的組合混雜:包括冷血、有害的、品種不純、行動隱祕。它好比畸型的怪物,因為它形態異常。……它好比陰鷙的鬼域,因為它專在暗處下手,籠著神秘的外衣……」

是甚麼獲得如斯反面的描述?不是心狠手辣的罪犯,也不是陰險虛偽的政客,而是那些在世界各地都有設立公司的「多國籍企業」(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這是一段節錄自《歐洲人對多國籍企業的看法》一書內的文字。

我們對多國籍企業(又名跨國企業)其實一點也不會陌生。每逢假日,不少香港人都會到沙田城市廣場的八百伴,或是太古城的UNY走一轉,即使不是立意購物,也作為消閒的好去處;當然,我們通常是不會空手而回的。還有小孩子們的樂園麥當勞,到現在我仍然不明白,怎麼饞嘴的中國人也愛吃味道如此單一乏味的漢堡包!

不論漢堡包是否好吃、或是八百伴和UNY的貨色是否「平夾靚」,人們對這些多國籍企業的譭譽十分極端;有說它們高度落實了自由市場的原則,發揮了企業最先進的管理方式。對於落後的國家來說,多國籍企業為它們帶來先進的科技和就業機會,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不過也有人認為,多國籍企業以搾取最大利潤為目標,不顧其他國家人民的利益,甚至是勾結官僚和當地的特權階級,犧牲大眾來鞏固少數人的權勢和財富。

縱然不少未來學者都談及資訊社會下,大企業將面臨不少難處,它們擁有的優勢已不及當年,但多國籍企業仍然是現今甚至是將來的主要生產機構,它們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仍然擧足輕重,是以了解它們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仍然是必要的。

近代的多國籍企業浪潮可說是由美國帶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飽受戰火摧殘的歐洲各國忙於重建幾近癱瘓的經濟,而當時最具經濟活力的國家當然是以威力驚人的核子彈取得勝利的美國,美國挾戰勝的威脅取得不少經濟政策上的優勢,美國企業源源的進駐歐洲的國土。今天西歐的經濟已經復甦,它們的企業也陸續的仿效美國企業的模式,成為龐大的多國籍企業集團,日本就更是後來居上,甚至打進美國的領土,使美國人日漸擔心最終會由日本企業「統治」美國。多國籍企業的產業多騷初級原料業如石油、穀物,製造業如汽車業和服務業如銀行業等。

在金碧輝煌的企業大樓之下,多國籍企業為人類帶來祝福還是禍患?任何的制度都有其美好的原意,但卻不一定能夠落實,甚而會產生相反的效果。人亦因而可以在冠冕堂皇的藉口下,為自己謀取私利。多國籍企業在經濟的理論上可說是十分完美的,包括善用全球的資源,為人類整體爭取最大的福祉。但現實卻在訴說另一個故事,正如美國經濟學者兼政治活躍分子蓋伯瑞斯(John K. Galbraith)《不確定的年代》(The Age of Uncertainty)一書裏所說的:

「在這個不明確的時代裏,大公司就是不安的主要之泉,人們不知道自己受誰控制,如何受控制,而控制者的目的何在。」

多國籍企業為人咎病的地方大致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和環境四個原因。

先談經濟方面,現時全球的資源可說是控制在幾百家多國籍企業的手中,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雇主。資源的運用乃依據它們訂立的目標,而這個過程裏,企業優先考慮的並不是它們所處的國家的福祉,也不是該國需要怎樣的產業架構。相反地,它們打散了這些國家的傳統產業架構。

多國籍企業看中的是這些國家的物資和低廉的勞動人口。它們建立起一個以出口為導向的生產模式,本國人民的需求卻不屑一顧。若是建基於一個整全的產業架構,出口為導向確是能夠帶來穩定的經濟成長。但多國籍企業卻把生產集中在一兩個項目裏,當市場一旦有任何變化,該國的經濟就會承受極大的打擊,而多國籍企業就在其他國家的分公司裏隨著市場的變化調整業務,利潤的虧損以補償或減少。同樣的理由,多國籍企業所輸入的科技根本是遠離這些國家真正的需要,這些科技只要為了多國籍企業的生產服務而已。

當然,我們不能全歸罪於多國籍企業,這些國家的領導人沒有制定適合國情的經濟政策,實屬失職。事實上,也有國家是藉著多國籍企業配合,獲得了經濟起飛的成績。原因是這些國家制訂了嚴謹的政策,使多國籍企業不能為所欲為,乃是要配合國家的發展需要;但畢竟不是所有國家也有這樣的「談判籌碼」。雖然多個國際組織為多國籍企業訂立「行為守則」,例如要配合該國的經濟目標、盡量邀請多些當地人士加入成為股東,利潤應該用於當地再投資、要建立勞資談判的渠道,公開公司的盈利情況……但在致力追求利潤的前提下,大部分的多國籍企業都口裏有守則,手裏沒守則。

誠然,不少發展中國家已訂立了有關多國籍企業的管制政策,但這些企業的談判實力不能小覷,它們比一些國家的生產總值還要大,它們若退出該國,將會使多人失業,並帶來經濟危機。

政治方面,多國籍企業的策略正如在本身國家一樣,它們從事遊說政客的工作。正如蓋伯瑞所說:

「現代企業可影響政府的決策或經由政府發揮其影響力,也是眾所皆知的事實。除了受惠者外,沒有人認為企業贈予政客或政府官員的酬金,是出於一片關愛之心。常為人們忽略的重要事實,是現代公司與政府自然形成互惠的關係。汽車廠商與高速公路承包建築商之間,戰鬭機製造商與軍官員之間的關係自然非比尋常,總之現代企業與國家之間有著密切的共生關係,它們共享權力,共分成果。」

簡言之,官商勾結。

這些多國籍企業建立起一個極龐大的情報單位,特別是石油和銀行企業,他們高薪向政府情報機關「挖角」。中東一些產油國家曾指責多國籍企業的情報人員甚至滲入當地的政府機構搜集情報,他們擁有主要官員的個人紀錄。紐約時報記者德.蘇力(Tod Szulc)就曾這樣寫:

「怪不得艾森豪離開白宮前曾這樣警告,將要衍生出來的工業情報的混合體比軍事工業混合體更為有害。」

七○年代初,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總裁季寧(H. Geneen),在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上就曾經承認,他在推翻信奉社會主義的智利總統阿葉德(Allende)方面曾幫上一把。另外,多國籍企業透過他們在政治上的影響力。要求當地政府抑壓工人運動。
社會方面,由於多國籍企業關注的不是當地社會的福祉,美國記者就曾報道西方國家禁用一些農藥,原因是它們會對農場工人的健康構成威脅,但多國籍企業卻源源從西方國家向第三世界輸入這些農藥,還用直升機大量地噴灑於滿布工人的農地,甚麼職業安全,多國籍企業一於不加理會。

一些國家的廣告條例較為寬鬆,於是多國籍企業以欺騙的手法推銷產品,曾經有國家的人民因相信飲汽水比奶粉對嬰兒更有益處,於是造成了大量嬰兒營養不良。

最後,多國籍企業是今天生態危機的罪魁禍首,他們濫用資源,隨處砍伐樹木,使土地沙漠化。一九七五年時,一枚美國偵察衛星發現亞馬遜流域某一處地面的溫度突然增加,這種情形通常是火山爆發,待查明後,原來是一家西德的多國籍企業在焚燒一百多萬英畝的熱帶森林,以準備開設牧場。多國籍企業又選取環境保護條例較寬鬆的地區從事生產,以減低成本;而環境的污染就要由社羣來承受了。

那麼,多國籍企業是否如開篇所描述的,是一個冷血、有害的、品種不純、行動隱祕的畸型怪物,只要人類還是不理後果、不顧公德地追求物質的滿足和一己的私利,更多的怪物會陸續出現。

No comments: